三分之二的黄金时代——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 - 约恩·伍重(Jørn Utzon)

© Benh LIEU SONG
澳大利亚经济的“黄金时代”
1946-1974年,澳大利亚的经济快速增长,这个时期被称为澳大利亚经济的“黄金时代”。

悉尼歌剧院的建设就在这个时期,建造计划始于1940年代,战后的悉尼并没有专门场所用于音乐、戏剧表演。新南威尔士州立音乐学院(现悉尼音乐学院)的院长、悉尼交响乐团指挥家尤金·古森斯(Eugene Goossens)游说政府建造一个能够表演大型戏剧作品的场所。当时进行戏剧表演的场所——悉尼市政厅对于戏剧表演来说太小了。

在1954年,古森斯成功取得新南威尔士州州长约瑟夫·卡希尔(Joseph Cahill)的支持,卡希尔要求设计一个专门用于歌剧的剧院。尽管卡希尔曾想将其建得离位于CBD西北方的温耶德火车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 Sydney)更近一点,古森斯却坚持将歌剧院建在贝尼朗岬角(Bennelong Point)上(即今天歌剧院所在地)。
© Pavel 摄于:2010年5月15日 © Pavel 摄于:2010年5月15日

© Rod Kashubin © Rod Kashubin

© Theo Crazzolara © Theo Crazzolara

© Raymond Ling © Raymond Ling

© Bernard Spragg. NZ © Bernard Spragg. NZ

1955年9月13日州长卡希尔宣布发起歌剧院的设计竞赛,该竞赛共收到了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参赛作品。参赛作品规定是必须适用表演艺术的不同用途(包括歌剧,交响乐和合唱音乐会等),要有一个能容下3000-3500人的大厅和一个能容下1200人的小厅,以及配套的餐饮等公共用房。

慧眼识珠——埃罗·沙里宁选中伍重方案
竞赛的评选委员会成员包括:英厄姆·阿什沃思(Ingham Ashworth)、科布登·帕克斯(Cobden Parkes)、莱斯利·马丁爵士(Leslie Martin)和著名的芬兰裔美国建筑师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小沙里宁)。

本来评委们已经选出若干件候选作品,然而因故迟到的埃罗·沙里宁却从淘汰的作品中审查并重新选出了丹麦建筑师约恩·伍重(Jørn Utzon)的设计(第一轮即被淘汰),沙里宁肯定了伍重的设计质量。

1957年1月29日,州长约瑟夫·卡希尔在新南威尔士州州立美术馆宣布约恩·伍重赢得该竞赛。此时的伍重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住宅建筑师,悉尼歌剧院是其第一座公共建筑。
© Mariano Mantel © Mariano Mantel

© Benh LIEU SONG © Benh LIEU SONG

© Adam.J.W.C. © Adam.J.W.C.

© Raymond Ling © Raymond Ling

伍重1956年在斯德哥尔摩旅行时从一份建筑杂志上得知这个建筑竞赛,在尚未造访过悉尼的情况下,凭借着几个悉尼姑娘对家乡的描述就绘制出这份设计图。直到6个月之后伍重本人才知道自己的作品获选,同年7月份,他第一次踏上澳大利亚的土地,而此行还带来他在丹麦所制作的悉尼歌剧院木制模型。模型和悉尼歌剧院的最终造型有不小的差别,它采用的是更为奔放的双曲抛物面屋顶,这个设计因为建造难度过大(与结构原理相违)在后来的建造过程中被修改。

1958年伍重提交了名为红皮书(Red Book)的初步方案,同年,原本位于贝尼朗岬角(Bennelong Point)的麦格理堡垒电车厂开始拆除。

1959年3月2日,州长卡希尔拧紧悉尼歌剧院青铜铭牌上的最后一颗螺丝钉,象征着大剧院的建设工作由此展开。然而不幸的是,仅仅几个月之后的10月22日,州长卡希尔就因心肌梗塞于悉尼医院去世,日后悉尼歌剧院的建设遭遇困难时因此缺乏许了多政治上的支持。[1]
© Solvarsity 摄于2018 © Solvarsity 摄于2018

© Diliff 摄于2008 © Diliff 摄于2008

© Hpeterswald © Hpeterswald

© Kristina D.C. Hoeppner © Kristina D.C. Hoeppner

© serena_tang © serena_tang


三段式,约恩·伍重与中国缘
约恩·伍重设计的悉尼歌剧院采用了三段式,这一点据考究是受到了中国古建筑的启发。伍重与中国古建筑颇有渊源,自1930年代末期即对《营造法式》有所研究,而年轻时的伍重更是对林语堂颇感兴趣,他甚至将“林”一字取作自己女儿的名字(林・伍重(Lin Utzon))。[2]

伍重在熟读了林语堂、喜龙仁(瑞典知名的中国艺术史学家)、博希曼(Ernst Boerschmann,德国建筑师、汉学家)等人的30多本著作,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决定来一次中国之行。1958年4月,伍重开启了长达4个月的中国之旅,他在南京见到了中国建筑师杨廷宝与建筑史学家童寯;在北京在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故宫,彼时,梁思成几乎已完成了中国宋代官式建筑法典――《营造法式》一书的注释工作。而藉由梁思成的帮助,伍重买了两本《营造法式》。[3]

而在伍重所留下的悉尼歌剧院的草图上仍清晰地显示着当年研究的故宫三大殿的平面和立面。[3] 伍重的女儿林・伍重(Lin Utzon)曾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对伍重的启发很大”(“Broadly speak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was very inspiring to him.”)[4]由于伍重建筑的明显跨文化意向,也许伍重在追求歌剧院的纪念性的时候也受到了墨西哥玛雅遗址和阿兹特克遗址抬高基座的影响(伍重1949年考察了墨西哥,并于13年后写了《基座与高原:一位丹麦建筑师的自述》),但从悉尼歌剧院的平面上不难看出与天坛的一些相似之处:天圆(北)地方(南)。
© Hunry

© NSW Government, State Archives & Records (1957).

 © Rob Chandler © Rob Chandler

而进一步能够说明伍重受北京古建筑影响的是:伍重当年坚持歌剧院屋顶需上琉璃瓦(后来瑞典公司海格纳斯( Höganäs AB )以伍重送来的紫禁城琉璃瓦为样本耗时三年研发了作为歌剧院屋面的釉彩砖 )、窗棂及室内的建构要以木料为主、而基座需要外覆石材。这些特征都可以在今日的故宫三大殿之中观察到。由中国建筑所启发的歌剧院三段构成,也成为日后歌剧院建造工程为三个阶段的基本准则。[1][3]
 © Wojtek Gurak © Wojtek Gurak

 © Mariano Mantel © Mariano Mantel

 © Lezlie © Lezlie

 © Theo Crazzolara © Theo Crazzolara

 © Rtype909 © Rtype909

 © Wojtek Gurak © Wojtek Gurak

 © Wojtek Gurak © Wojtek Gurak

 © Wojtek Gurak © Wojtek Gurak

歌剧院的建造阶段一(1959–1963)建造巨型基座。阶段二(1963–1967)建造外部的“壳”结构大屋顶。阶段三:内部的设计和装潢(1967–1973)。
© Lezlie© Lezlie

© Theo Crazzolara © Theo Crazzolara

© Theo Crazzolara © Theo Crazzolara

© SLILIN© SLILIN

© Lenny K Photography© Lenny K Photography

© Rob Chandler© Rob Chandler

历时三分之二的“黄金时代”
歌剧院从筹划(1954)至建成(1973年10月20日正式开幕)整个时间历时接近二十年,几乎占尽了三分之二的“黄金时代”,而最后统计的总花费为1亿零200万美元,远超1957年时预计的700万美元,实际建成时间也比预计的1963年1月26日国庆日晚了十年之久。在1965年,随着在新南威尔士州连续执政26年的工党在新一轮的选举当中败给自由党,在缺乏政治支持、资金超支的压力和缺乏包括合作伙伴奥维纳工程顾问公司等的支持下,约恩·伍重失去了全面主导的设计权。他本人也于1966年2月辞职并离开,在他离开时,歌剧院的第二阶段已基本完成,可以说伍重的悉尼歌剧院也仅完成了三分之二。第三阶段的工作则由建筑师彼得·霍尔(Peter Hall)接替完成。

尽管如此,悉尼歌剧院还是凭借着它梦幻的、极具开创性的造型、结构成为了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悉尼市乃至整个澳大利亚的标志。2007年6月28日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落成到列入仅间隔34年,为少数20世纪落成建筑物列入世界遗产的例子。
© Ed Dunens© Ed Dunens

© Ed Dunens© Ed Dunens

© Mike Baldwin© Mike Baldwin

© Jono Haysom© Jono Haysom

© Jacob Surland Fine Art Photographer© Jacob Surland Fine Art Photographer

© Mertie .© Mertie .

© Bernard Spragg. NZ© Bernard Spragg. NZ

黄金时代 © Chen Hualin 黄金时代 © Chen Hualin

参考资料及注释:
1. 维基百科 悉尼歌剧院 条目
2. 裘振宇:《尤恩·伍重的中国与未完成的悉尼歌剧院》,有方,2014
3. 裘振宇:《《营造法式》与未完成的悉尼歌剧院——尤恩·伍重的成与败》,《建筑学报》2015年第10期,P18
4. Matthew Drummond:《Beijing through the eyes of Jørn Utzon》,2017
5. 永久鸣谢:Flickr,wikimedia 以及所有采用CC协议的平台、个人
赞赏作者

评论区

要发表您的看法,请先登录